《根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数据修正——反中微子质量》 - 《宇宙结构及力的根源》

《宇宙结构及力的根源》

密钥理论破解了包括11大物理学难题的宇宙之谜——–欧阳森/著

3月 27th, 2012

《根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数据修正——反中微子质量》

观测数据支持, by auyeungsum.

欧阳森
www.auyeungsum.com
2012年3月26日
笔者在原著中导出的中微子三个质量分别为:0.0386eV、7.982eV、134.23eV【1】。根据大亚湾反中微子实验数据【2】图表一,得出近厅三个探测器平均距离取值为L1=(475+475+580)/3=510米,远厅三个探测器平均距离取值L2=1650米。

计算得出表一结果,对比图表二的反中微子能谱畸变实验数据【2】,在2.2-3.8MeV之间的能谱畸变中,计算值与其不吻合,特别在2.8、3.0、3.2MeV这几个几率值(近厅)是极小值,而实验数据是极大值,故可否定之。


图表二电子反中微子振荡能谱畸变数据【2】

计算得出的电子反中微子质量在实验数据下限误差范围之内,由于其与中微子的三个质量相近,在原著中正反中微子只取了一组质量,现在看来是错误的,故修正之。至于正反中微子是一组相同质量,还是两组不同质量,则需根据中微子能谱畸变实验数据进行验证,而大亚湾实验提供的是反中微子的能谱畸变数据。

反中微子质量平方差为:

代入长基线实验中微子振荡几率公式,计算结果列于表二。

表二 反中微子振荡几率计算值表

对比实验数据与计算值:

  1. 在2.2-3.8MeV的能谱畸变区,计算值在近厅、远厅的几率变化与实验数据同步。
  2. 在3.2MeV处L1、L2的计算值为几率最大值,对应能谱畸变中3.2MeV处的最大差值。根据图表二近厅取值770事件数,远厅取值640事件数,则远厅电子反中微子消失了16.9%。
  3. 在2.4MeV的L2几率为极小值,表明无振荡发生,在图表二中表现为远厅、近厅数据重叠,重合点在无振荡线附近,这样的点在4.8MeV处也与图表二吻合。
  4. 反相点,近端L1几率趋于零,远端L2为大几率值,则有事件数远厅大于近厅的反相点,在1.4MeV点中,计算值与图表数据吻合。但是无法解释4.2MeV反相点。
  5. 畸变点2.6、2.8、3.0、3.2、3.4MeV是实验数据中的最大畸变区域,这也与计算值的几率趋向一致。
  6. 将反中微子三个质量代入夸克混合Cabibbo角公式

得到,与夸克混合角12.7°【7】相近。这表明正反中微子、轻子、夸克都是由三个亚夸克组成的粒子,它们有着本质性联系。

结论:1.反中微子的三个质量为:0.02711eV、5.6007eV、94.277eV。

2.中微子的质量是否与反中微子质量相同或者相近,则需根据中微子实验数据确定,而大亚湾是反中微子数据。

3.密钥理论【1】已经把牛顿引力和冯天岳的斥力同时引入到粒子的亚夸克结构中,这样粒子分为引力-斥力粒子、引力粒子、斥力粒子。如果将引力、斥力作为量子数来分析反物质粒子时,由于我们无法改变引力矢量和斥力矢量在粒子中的方向,所以反粒子只能是反电荷粒子而已。

参考资料

【1】《宇宙结构及力的根源》欧阳森著 香港中国作家出版社 2011年5月

【2】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电子反中微子消失→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》 王贻芳 北京时间2012年3月8日14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高能所网站http://www.ihep.cas.cn

【3】《中微子的理论假设和实验验证》袁玉珍(山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)《山东理工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2006年1月 http://www.cnki.net

【4】《利用超新星爆发测量电子中微子静止质量》戴长江、盛祥东、何会林 《物理》2000年11期http://www.cnki.net

【5】《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介绍:中微子振荡实验》高崇寿(北京大学物理学院)《物理与工程》Vol.14 No.1 2004 http://www.cnki.net

【6】《电子中微子和电子的反常磁矩》焦善庆、王蜀娟、郝军、张金伟、张晓红 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》Vol.16 No.6 2000年12月http://www.cnki.net

【7】《中微子混合角、振荡参数计算及物理机制分析》焦善庆、刘红、龚自正、王蜀娟(西南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所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),江西师范大学学报》Vol.28No.2 2004年3月 http://www.cnki.net

【8】《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简介》高能所网站http://www.cnki.net

Back Top

Comments are closed.